(通讯员 张宏志 侯婷婷)傅先锋是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的一名司法警察。2023年初,他主动参与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监督模型的研发工作。
为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建立和使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检察官的带领下,傅先锋和专班成员一道从零开始,认真学习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细研各项规定和流程,全面熟悉模型的监督规则,探索各数据间的关系。
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监督模型建成后,傅先锋通过模型发现一条监督线索:吸毒人员余某在刑满释放后一直未被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在本应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又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拘役。“如果余某在刑满释放后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是否会避免再次贩毒?这类问题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同样存在?”傅先锋陷入深深的思考。对此,他积极协助检察官共同研判,及时提出将个案拓展为类案的建议。
该院以办理此案为契机,又挖掘出一批案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发出类案监督检察建议,全部得以采纳。这批类案的成功办理,推动公安机关在宜昌市范围内开展“未依法移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专项清理行动”,依法移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30余人,有力堵塞漏洞,促进了戒毒工作的规范化。
“新时代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不仅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也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备更强的专业素质和更广阔的视野。”傅先锋说。
延伸阅读:
数字技术遇上法律监督,如何碰撞出高质效办案的火花?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将数字检察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数字检察工作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理念更新,聚焦对诉讼活动制约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民生重点领域、事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点问题,延伸大数据法律监督触角,推动一体化监督,彰显社会治理成效。
2023年,该院数字检察团队聚焦强制隔离戒毒执行难题,研发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入所出所信息、涉毒刑事案件和行政处罚信息的分析,推送线索61条,通过对线索逐一研判,发现有价值的线索13条,制发检察建议4份,均已回复采纳。同时,推动会签《关于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了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的智能化。
2024年,该院数字检察团队又将大数据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公民隐私保护领域。针对行政机关公示信息泄露身份证号、住址等敏感信息问题,自主设计了公民敏感信息保护法律监督模型,接入全市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四万余条,通过该模型推送的线索,办理了一批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行政检察案件,并与区委网信办会签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协作、信息互通、交流会商、办案协作、网络普法”等五项机制,推动形成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该模型向全市兄弟院移送线索255条,成案15件,并被襄阳、荆门等8个地区推广运用。
“数字检察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法律监督理念的升级。”傅先锋表示。他和该院数字检察团队将继续探索“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模型筛查、类案治理”的监督路径,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法律监督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目前,该院正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研发新型监督模型,以数字正义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