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法律事业的理想
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立志在新岗位挥洒青春的汗水
新起点 新征程 新篇章
让我们逐一开启“新人档案”!
刑事检察部雇员制书记员 刘凤阳
当我第一次走进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时,目光就被同事们办公桌上那一摞摞高耸的卷宗吸引,心里既怀着忐忑,也揣着一份滚烫。这份忐忑,源于对“刑事检察”这四个字沉甸甸的认知——它背后是罪与罚的界定、是人与法的交锋,容不得半点疏忽;这份滚烫,则是因为终于能以一名检察新兵的身份,亲手触碰卷宗、协助办案,在实践中学着守护正义的模样。
刑事检察部门的工作,直接面对案件与当事人,高耸的卷宗、密集的节奏,曾让我一时有些无措。不过,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也渐渐进入了属于自己的节奏,这里既是司法办案的一线,也是青年干警成长的“淬炼场”。整理案卡时,看到一个个罪名与事实被严谨录入,我感受到法律的庄严;撰写文书时,从《权利义务告知书》到《检察建议书》,领导和同事们逐字推敲,连标点都反复斟酌,让我体会到检察工作的严谨与厚重。原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从一通电话通知犯罪嫌疑人,到一份法律文书依法送达,再到一次讯问笔录——都是在为“公平正义”这四个字搭建桥梁、筑牢根基。
古语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句话如今于我,不再是书本上的道理,而是融入日常工作的准则。我希望自己能将这份脚踏实地内化为本能,不追求一时的亮点,而看重持续的积累。成长,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准时提交的文书里、每一份严谨核对的数据中、每一次与同事和当事人的有效沟通里。
未来的日子,我想继续做那个在卷宗与程序间默默耕耘的人,用最踏实的态度去对待手中的每一份文件、每一个流程,用最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完成每一项任务。我期待自己能在这里扎下根去,努力成长为一名专业上有深度、待人有温度的检察干警,不负这份职业的信任与重托。
民事行政检察部雇员制书记员 姚智庆
时光荏苒,加入猇亭区人民检察院已满一月。从原本的工作领域转入检察院这片新天地,这段时光让我感受到转变的挑战,也体会到成长的充实。这一个月,既是适应环境的阶段,更是积累力量、孕育成长的重要过程。
作为一名检察新人,我深知自己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拨节孕穗期”。“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件事”,这成为我日常工作中的座右铭。从整理案卷到协助办案,从学习法规到参与实务,每个环节我都认真对待。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仅要在理论上学习,更要在实践中锤炼,每当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或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
提及检察院,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神圣,真正融入后才发现,神圣并非高悬于殿堂,而是浸润在日常的严谨与务实之中。同事们平日里交谈随和,气氛并不刻板,但一旦投入工作,那份对程序的严格遵守、对证据的细致推敲、对文书表达的字斟句酌,便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种看似平常的严谨,让我对“司法公正”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它不在于宏大的口号,而是在于调取卷宗时程序的完整,在于录入每一条数据时的准确无误,在于处理一起小事时的耐心负责。领导讲话中强调的“恪守实事求是”,我想,其精髓正蕴含在这日复一日的踏实耕耘之中,让抽象的原则在具体的工作中变得可感可触。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入户连心”的大走访,第一次以检察干警的身份面对群众,我很紧张也很忐忑。在面对群众的疑问、诉求时,我不知如何解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好在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专业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看着大伙儿最后带着满意的笑容与我们挥手道别,这让我感受到胸前的检徽不仅代表着一种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一名检察新人,我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潜能,以“五个始终”要求自己,在这份庄严的职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检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期待与同事们一道共同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司法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